今年7月,全国总工会首次启动了大国工匠培育工作,从全国推选出220名长期奋战在一线生产现场,具有突出技术技能素质的产业工人,计划用2年左右时间将他们打造成一批新的大国工匠。目前,他们正陆续来到清华大学参加学习、培训。
这堂由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院士、教授等业界学界大咖亲授的课有什么创新之处,产业工人们在这里又有哪些收获?来看产业工人们的“清华课”。
早上八点半,清华大学的教室里,一场开题汇报正在火热开展。开题的学生不是在校生,而是55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一线产业工人,他们也是第三批来到清华大学学习的大国工匠培育对象。
大国工匠培育对象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师 汤海威:生平第一次能够坐到清华大学,我们国内最高等的学府教室里面,也是非常荣幸。
大国工匠培育对象 四川航天燎原科技有限公司特级技师 唐仁杰:我以前只能站在清华大学校门口合影,觉得这是个神圣殿堂。我们很多时候开玩笑说,这是人生在学业上的一个梦想吧。
今年38岁的唐仁杰,是四川航天燎原科技有限公司的一名无线电装接工,拥有15年一线工作经验,此前他已获得过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四川工匠”等荣誉,谈到参加大国工匠培育的课程,他最大的感受就是“务实”,他在开题汇报时阐述的创新攻关课题正是源于他工作中的“难点”“痛点”。
大国工匠培育对象 四川航天燎原科技有限公司特级技师 唐仁杰:目前航天电子元器件 ,怎么用自动化生产,这个困扰我很长时间。老师给我们讲,当时他们团队在数控机床攻克的过程中,突然遇到瓶颈,精度很难实现。最后他们想到了一种办法,就是退到前端,绕过当前的瓶颈技术,最后实现了这个目标。这个给我启发很大。当遇到技术瓶颈,很难突破的时候,需要我们去换一个思维,换个思路去思考。
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 张建富:通过了解他们提出的工程问题,去提出要如何解决背后的技术问题,可能有一些也上升到理论的方法、科学的问题。
除了接受理论导师和技能导师的专业指导,在清华大学学习的一周里,和不同行业的工匠们一起学习交流,协同开展项目攻关也让唐仁杰很有收获。
大国工匠培育对象 四川航天燎原科技有限公司特级技师 唐仁杰:有句话,打败你的不是同行,可能是跨界。有些时候在一个行业一直走走走,走到死胡同可能就突破不了了,但是突然一下,通过跨界交流的方式,好像哪儿打开一扇窗,给我们开辟了新的道路。
后续他们还将持续参加线上、线下学习,联合攻关一批行业企业技术难题。
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政府和企业人才学习中心主任 大国工匠培育工作项目负责人 张忠义:不光是学习,更重要的是他跟我们的学员们,老师们进行联合课题攻关,要输出成果。下一步就要配合着全国总工会开展的劳模工匠助企行活动,帮助和扶持中西部的一些企业,进行他们的科技攻关。培育大国工匠的意义,不光是为了他们自己的成长,还是要影响更多的人。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如何更好保障?
业界大咖手把手指导,和产业工人联合进行课题攻关,这是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走深走实的一项创新之举。就在10月 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全文对社会公开,《意见》明确提出力争到2035年,培养造就2000名左右大国工匠、10000名左右省级工匠、50000名左右市级工匠。此外,庞大的外卖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权益保障一直备受关注,《意见》中,也专门对做好这部分特殊群体的维权服务工作做出了部署。其中,第一条就是研究推动新就业形态领域立法。
全国总工会权益保障部集体合同处处长 殷恰:目前我们工作主要遇到问题还是法制的问题。新平台的劳动者并没有直接与平台建立劳动关系,他们和平台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如何约束,这是一个当前立法的空白之处。我们在推动很多工作,包括要求平台企业相应承担对劳动者的权利义务的时候无法可依,所以说这个《意见》把推动立法放在第一条来写。
同时,《意见》明确,要积极做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和维权服务工作,畅通诉求表达渠道,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全国总工会权益保障部集体合同处处长 殷恰:按照我们传统的工会组建方法,职工首先要有劳动合同,才是企业的职工,才能加入到企业的工会。而平台劳动企业的劳动者大多数是和平台企业没有相应的劳动关系的,那么他们如何加入工会?近两年修改了中国工会法,明确规定了平台劳动者有相应的入会的权利。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吸收平台劳动者来加入相应的工会组织,为他们提供相关的维权服务工作,组织他们与平台企业就抽成比例、计件单价、派单规则、奖惩制度等事项开展集体协商,来搭建劳动者的诉求表达渠道,解决他们的急难愁盼问题。
上观新闻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