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刘旭强 每经编辑 杨欢
作为国家最宝贵的资源之一,高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不同地域间存在的高教差距不容忽视,也成为部分省份的“心病”。近年来,河南拼命建大学,高等学校数量已居全国31省第一。但唯一“211”、唯二“双一流”的高水平大学数量,与河南高居全国前列的高考生人数严重不符。
河南一直在积极争取。不久前,有消息称,河南呼声最高的新型高水平大学“黄河大学”,有了新动向——河南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网上申报系统的项目办理结果公示显示,黄河大学(筹)项目一期工程,由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以下简称“郑州航空港”)经济发展局(统计局)审批,并且已备案。
然而,消息公布没多久,又出现了新的变故。眼下在上述平台搜索“黄河大学”的相关项目办理结果公示,显示为“暂无数据”。另据媒体向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经济发展局(统计局)相关工作人员了解称,“现在是暂时不实施了”,企业申请已撤销。
从地图上看,黄河九曲十八弯,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区,渴望建“黄河大学”的省份当然也不止河南,隔壁山东也曾提出过筹建“黄河大学”的想法。对于“黄河大学”的渴望背后透露了些什么?
“黄河大学”归属
过去几年,常有关于建设黄河大学的提议和讨论,其中河南呼声已久。
早在2020年,有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建议,河南可恢复重建“黄河大学”。对此,河南省教育厅回复称,会充分考虑这一建议。
有意建设“黄河大学”的省份,不止河南。河南提出建设“黄河大学”构想次年,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管理委员会也在答复网友建议中表示,将探索筹建黄河大学,同样展露了建设“黄河大学”的意向。
“‘黄河大学’这个品牌,黄河流域的几个省份都比较看重。”河南省副中心城市研究院首席专家、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秦尊文接受城叔采访时表示,各地争先建设“黄河大学”,是因为黄河的重要地位,决定了“黄河大学”的名号会具有全国影响力。
关于“黄河大学”归属,也曾引起争议。众多河南网友认为,“黄河大学复建也只能是河南,山东最多叫黄河下游大学”。
如网友所言,于河南而言,建设黄河大学实际是“复建”。历史上,“黄河大学”曾在河南短暂辉煌过。
时间回溯到40年前,1984年,美籍华人教育家程君复博士与河南省政府签订备忘录,筹建黄河大学。海外筹委会由程君复等华裔组成,河南省方面则由时任河南省省长何竹康牵头组成国内筹委会,并决定将占地1200余亩的省委第三招待所辟为校址。
次年,黄河大学正式成立。相关资料显示,黄河大学是中外合办的第一所现代化大学,首任校长是两院院士、两弹功勋科学家秦元勋,曾实施校长负责制、教师聘任制、学分制等诸多新潮举措。
但好景不长,由于种种原因,新体制的学校仅仅开办6年,于1991年便整体合并到了郑州大学。“那个时候,河南的教育改革走在了全国前列。”秦尊文提到,“黄河大学”筹办同一时期,河南还创办了同样以“黄河”为名、全国第一所民办高校——黄河科技学院。
中部大省的努力
尽管“黄河大学”的申请已撤销,但对于它的未来已经有了不少猜想。
就此次河南的动向,秦尊文表示,“黄河大学”最终是公办或民办,产生的影响也将不同,“如果是民办属性,现有的黄河科技学院基础很好,可将其整合升级成‘黄河大学’,如果是公办性质,思路可能是将郑州大学原黄河学院相关的资源整合起来。”
根据教育部规定,公办、民办大学的筹建流程和要求有所不同,但筹办起来都不容易。
设置公办大学,即普通本科学校(独立设置的学院和大学),应当由学校的主管部门委托有关部门和专家共同进行考察、论证。凡经过论证,确需设置的,按学校隶属关系,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或国务院有关部门向教育部提出申请。
申请筹办民办高等学校,则由申办者向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专家进行评议,报省级人民政府审批,并抄送国家教育委员会备案。民办高等学校正式建校,又由申办者向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经省级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后,报国家教育委员会审批。
考虑到河南现有高校并不少,为何还要新筹办“黄河大学”?如《河南省人民政府2021年履行教育职责情况自查自评报告》中指出,河南省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是全省高等教育总体实力仍然偏弱。
为改变现状,2021年,河南省委把“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发展战略放在河南“十大战略”首位。届时,河南提出把“双一流”建设作为创新发展的重要环节,作出打造郑大、河大“双航母”的战略部署。
当年11月,河南省政府出台《关于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实施意见》,提出了一个雄心勃勃的“大学计划”:到2025年,河南所有省辖市和济源示范区实现本科高校全覆盖。此后,河南开始“拼命建大学”。
“目前看来,河南不缺大学,缺的是高水平大学。”秦尊文表示,经过近几年狠抓教育,河南解决了高校量的问题,但仍需质的提升。在高水平大学方面,没有一所“985”、仅有一所“211”,仍是河南的心酸。
秦尊文强调,郑州和其他中部强省会的高教差距已经拉开。他以长沙举例,“郑州是国家中心城市,但科技实力远远低于非国家中心城市的长沙”。秦尊文进一步表示,从省会科教能力来看,河南还需要加强。
研究型大学的畅想
“别看河南经济总量很大,但在高新技术产业这一块,它比湖北、安徽、湖南都要差。”秦尊文提醒,就中部地区而言,河南的产业层级并不高,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河南必须补齐这一短板。
“今日之河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视科技创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渴求创新人才。”正如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在此前答记者问时所述,河南渴求新的创新驱动。
新型研究型大学被认为是高等教育在传统研究型大学基础上的高阶演进。秦尊文表示,在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导向下,相比筹办传统本科和专科大学,“黄河大学”往新型研究型大学方向建设,更符合河南等地的现实需求,也更有发展前景。
早在2020年9月,科学家座谈会上提出,要加强高校基础研究,布局建设前沿科学中心,发展新型研究型大学。次年3月发布的“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支持发展新型研究型大学、新型研发机构等新型创新主体。
此前,我国定位为新型研究型大学的高校有南方科技大学、上海科技大学、西湖大学……过去两年,国内又有包括福耀科技大学、东方理工大学(暂名)、深圳理工大学、康复大学等多所新型研究型大学取得办学突破。
新型研究型大学究竟“新”在何处?目前来看,学界关于新型研究型大学的概念尚未统一明确,但达成共识的是,新型研究型大学应具有高起点、高投入、小规模、研究型、国际化等特征,并主要集中在工程、计算机、生物等前沿应用学科领域。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下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国家战略需求,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作为“国之重器”,在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中的重要地位会更加凸显。
在秦尊文看来,河南通过近些年“科教兴省”做法,在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工业大学等综合类大学外,拥有了一大批职业技术院校,对当地产业发展提供了有效支撑。“但目前来看,河南在全国乃至全球领先的学科并不多,如何通过研究型大学建设,进一步提升‘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的能力,需要河南持续发力。”
关于创办“研究型大学”,河南社会各界的呼声一直很高。此前《郑州市新基建建设示范区发展规划(2021-2025)》便提出构想,“借鉴浙江西湖大学、广东南方科技大学办学模式,在郑州市谋划筹建1-2所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秦尊文认为,河南建设类似西湖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的高水平大学和高端研究机构,难度不小。但如若建成,将有效提升其产业创新能力及地区影响力。
发表评论